了 凡 四 訓 講 記

  •   前言
  •   立命之學
  •   改過之法
  •   積善之方
  •   謙德之效

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— 了凡四訓講記


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


前言

《了凡四訓》對我的影響非常之大,可以說影響了我一生。我非常愛好這本書,常常讀誦,也講過不少遍。往年所講的跟現在所講的在境界上當然有些不同,但是依舊可以做參考。

當年印光大師極力提倡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安士全書》和《感應篇彙編》,而且流通量很大,我感到非常驚訝!印祖是佛門大德,淨宗一代祖師,為何不流通佛經,而流通這三部書?我認為其中必有大道理。因為中國在近一個世紀,捨棄了中國傳統文化,而佛教也衰微到了極處。雖然儒與佛是世間純正之法,但是疏忽的時間太久了,如果再以儒跟佛來教化眾生,至少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才能收到效果。因此,印祖才採取因果教育,這真是印祖真實智慧與無盡悲心的表徵。

現前世界上,每個國家社會都動盪不安,我愈發覺得因果教育之重要性。因果教育最好的教材,無過於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安士全書》和《感應篇彙編》。若以因果教育為基礎,無論出家、在家決定能得殊勝成就,也因此啟發我宣演這三部書。

了凡先生姓袁,名黃,字坤儀,江南吳江縣人,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,公元一五三五年,距今四百多年。這本書是了凡先生教導兒子的四篇家訓。我們從中觀察,改過自新也是相當辛苦的事情,特別是前二十年很辛苦,到晚年功夫成熟,斷惡修善也就愈來愈容易了。

印光大師為《了凡四訓》寫了一篇序文,這篇序文非常重要。序文開端說:「聖賢之道,唯誠與明。」「誠」是真誠,真誠是一切眾生的真心本性。「明」是智慧,這種智慧也是我們本具,不是外來的。一個人如果能用真心本性處世,就稱為聖人,在佛法稱為佛菩薩。由此可知,佛聖與凡夫的差別,在於用心不同。佛聖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,我們則用妄心。真心純善!《三字經》云: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」大乘經講: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。」。本來是佛,現在為什麼不是佛?因為我們現在不用真心,用妄心。妄心就是虛情假意,妄心造無量無邊的罪業。用真心,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、福德。世間人求福,多半不知道福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,一切災禍都是妄心變現的。佛儒教學的目的,就是教導我們捨妄心用真心,這是基本的道理,印祖一開端就為我們指示出來。

所以,儒佛的教學都是從「誠敬」開始,一分誠敬自然流露一分智慧,十分誠敬流露十分智慧,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超越時間、空間,這樣的智慧德能你就有了。

但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?《華嚴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這種智慧、德能和相好,人人本具,個個不無,它是平等的;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這句話告訴我們,今天我們把本有的智慧(本明)變成了無明、妄想,把無量德能變成分別,無量的相好變成執著、煩惱,這是迷而不覺。迷而不覺是凡夫,覺而不迷是佛菩薩,所以凡聖在一念之間。

下頁
    學 會 緣 起  |  本 會 簡 介  |  報 告 錯 誤  |  聯 絡 我 們     本網站內容歡迎轉載流通,功德無量,阿彌陀佛